close




竹雕是一門在台灣相當少見的藝術,其創作的難度讓有心接觸者望之卻步,不過,仍舊有許多人埋首於竹雕的天地之中,無怨無悔。陳銘堂就是一位在竹雕領域中大放異彩的藝術家,其出色的技藝讓他屢獲國家表揚。
出生於台中的陳銘堂,自小由於家境的關係,十三歲便開始學習雕刻,藉由不斷的歷練與名師指導,紮下深厚的基礎功。對於投入竹雕創作,他表示,小時住家附近有一大片的竹林,因成長過程中常接觸到竹子,久而久之自然就培養出情感,再加上他非常喜歡竹子的質感,因此在決定走入創作之路時,毅然地選擇竹子當作素材。

  陳銘堂作品靈感來源自生活中的點點滴滴,像是他曾以農村為主題,創作了一系列的作品,作品中的種種景色,全都源自他的兒時記憶。因此當他談到作品上的房子時,會回憶到早期牆壁是用牛糞塗的;講到母雞時,會感慨以前放養的雞長得多肥多健美,讓人感受到他下筆的每一刀都充滿了濃厚的情感。
  
  為了用竹子創作,陳銘堂下了許多工夫研究竹子,像他現在的創作主要都是以孟宗竹的竹身與刺竹的竹根作為素材,這是在他不斷嘗試後所得的結論。當他把竹子搬回工作室時,會不斷與之對話以培養感情,因此能創作出完全出於自身情感的作品。另外,他也透露個小秘訣,就是要時常搬動未雕刻的竹子,如此創作出的作品才會呈現出漂亮的琥珀光澤。

  陳銘堂創作時相當注重作品的趣味,他表示其實創作可以輕鬆一點,讓自己保持在喜悅的心態下創作,完成後的作品也能有一份幽默感,如此可以與觀者之間更貼近,將藝術融進生活中。此外,在構圖上他採用摟空、留白、立體的形式,讓作品呈現出透視感,引發觀者的想像。

  陳銘堂的竹雕創作並非墨守成規,相反地他往往突破了許多限制,讓竹雕呈現嶄新的風貌。像是運用複合媒材,例如壓克力,搭配竹雕作品,讓作品多了分新意與創意;在作品上著色,陳銘堂表示,傳統的作法著重竹子光澤的原始呈現,因此不會在作品上著色。不過他認為只要比例拿捏得好,色彩反而有助於呈現作品的意念。
陳銘堂表示,竹雕在台灣屬於小眾藝術,這是由於竹子的質地硬、表皮滑,與直向纖維的特性,造成雕刻上的難度,不利於大量製造。而臺灣人普遍來說較不重視生活品味,藝術品的鑑賞能力不高,因此造成竹雕作品一直為人忽略。

   從事竹雕三十餘年的陳銘堂,創作路上也經歷了許多波折,像是作品屢被仿造這一點讓他相當苦惱。不過,他也相當慶幸身邊能有家人和朋友支持他持續創作。陳銘堂的妻子郭素蘭表示,有時陳拿作品來問她意見時,她會說說自己的想法,陳也會樂意聽。

  陳銘堂的朋友張和川表示,第一次看到陳的作品是在文化中心,那時就感覺他的作品很特別,加上自己小時家裡也種過竹子,感覺特別親近,因此被他的作品吸引住了。而與陳相處過後,發現他是個求新求變的人,每一次的作品總能呈現不一樣的風貌。

  竹雕藝術雖然未受人重視,陳銘堂卻也樂在其中,專心創作已三十個年頭。這期間他也收過許多學生,讓竹雕技藝發揚出去,未來他也希望竹雕能更廣為人知,讓這項藝術走進台灣人的生活中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ambooartsno1 的頭像
    bambooartsno1

    台灣竹雕藝術陳銘堂的部落格

    bambooartsno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